111年五合一選舉-花蓮南區系列報導(二)玉里鎮長龔文俊

台灣即時報記者 回添史/玉里報導

花蓮縣玉里鎮以人口數計算是縣內第三大鄉鎮市,僅次於花蓮市和吉安鄉,為南花蓮的交通樞紐。111年五合一選舉鎮長之座眾所矚目,攸關著南花蓮全區的整體發展,競爭之激烈可想而知。

現任玉里鎮長的蔡秋龍,一心一意要爭取連任,然因弊案目前仍收押中,現今來看可說是完全出局。前任鎮長龔文俊失利之後回歸農畜產事業,他說:「我不戀棧。」,所以不論是「種豬市場」還是「稻米」行銷,在全國都有優良的表現。然而在這三年玉里鎮各方面無進展失去競爭力之時,地方仕紳不斷勸進再出征,幾經考量於今(111)年二月16日召開記者會,以「找回玉里競爭力」為口號宣布參與選戰。花蓮縣議會副議長潘月霞,108年代夫出征,以政治素人身分一舉用最高票登入議會殿堂,且拿下副議長寶座,三年來勤走鄉里服務,也私下表態要轉換跑道角逐鎮長。現任議員黃玲蘭,曾任富里鄉長八年,今年一月將戶籍遷到玉里鎮,許多鎮民臆測可能要選鎮長,黃玲蘭很保守的表示:「可以考慮。」,地方人稱小四哥的張鎮武,平日熱衷地方事務,在蔡秋龍鎮長當選第二年,因看不慣無作為而萌起要參選鎮長的念頭。此外,許多稍有地方勢力派系的人物也虎視眈眈的觀望,是否要投入則不得而知。

本報走訪基層詢問許多支持龔文俊的人士,為何要請龔文俊再任鎮長?以下的分析提供讀者參考。

能力」之強無人能及

龔文俊原是一名獸醫,養豬事業卓見洞燭,民國86年起顛覆當時農業政策,堅持以高規格飼養環境與管理方法來孕育出豐碩且健康豬隻,清除常見的疾病且不施打疫苗及藥物,堅持以自然環境防疫工法來維持豬場的衛生及健康,直到現在獲得畜產業認同已成為世界各國示範觀摩的選擇。民國86年當選全國十大青年農民,87年榮膺全國十大農業專家,接著獲聘玉溪地區農會第八屆總幹事,然後轉戰花蓮縣議會第17屆議員、玉里鎮第17屆鎮長,各項資歷完備,足以帶領玉里鎮發展進步。
龔文俊在鎮長任內立下許多卓越政績,包括提升醫療資源、改善赤科山聯外道路及解編、整頓火車站動線並興建停車場、創造「熊讚」形象、辦理部落小旅行、興建全國唯一的台灣黑熊故事館、行銷菲律賓、歐亞板塊地質景觀等,都獲得鎮民認同。

「實力」堅強人脈廣闊

龔文俊歷年來不論是在何種場域發展,都因獨特思維發展獲得讚賞認可,所以累積了各階層許多良好人脈。這也讓他總能無往不利,迅速見到績效。在玉里鎮這三年建設無發展、鎮庫失血,導致失去競爭力的劣勢下,唯有龔文俊擔任鎮長才能讓玉里鎮迎頭趕上失去的發展,再度成為南花蓮四小龍之首。
「以品種做基礎、以品質做誘因、以品牌做保證」這是龔文俊的信念,他認為三品是原則,行銷為手段,不論在任何事套用這信念才能成功。擔任玉溪地區農會總幹事任內,用「產銷並重」讓玉溪米知名度大開,使農民收益不斷提高,更讓「玉溪米」成為全國十大經典好米打響知名度,成功把玉溪農會營運轉虧為盈。

「魄力」十足果斷處事

龔文俊的魄力來自於他的霸氣,他認為要堅持做對的事。時代在進步,農業也必須跟上科技腳步,在任農會總幹事期間,斥資6500萬興建觀光無塵精米工廠,開啟玉里傳統農業走向科技化,當上縣議員之後,為農民找「生機」、「商機」與「利機」,鎮長任內更是積極建設地方,企圖將以農立鎮的玉里,規劃邁向觀光的勝地。

沒有霸氣來當魄力的後盾,恐怕許多「翻轉」就無法成功。在觀念傳統保守的玉里鎮民心中進步是樂見的,但是龔文俊跳躍式的前瞻與作風,難免就容易得罪人。他創辦花蓮縣肉品運銷合作社、花蓮縣龍鳳甲良質米運銷合作社,雖然說現在成效卓越,但是當時也樹立了許多敵對,「魄力」讓他在政治路上無法延續,這箇中關係實讓人尋味。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