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台灣即時報] 記者 回添史/玉里報導
在每個都市發展的過程中,一定會有過渡時期的空窗現象,如果不能突破,則發展受限導致時間拉長而造成了都市競爭力下降的窘況。
花蓮縣玉里鎮是南區重鎮,不論是經濟、交通或是產業,早期可說是南區四鄉鎮之首,然而近年諸多因素使得玉里鎮不進則退的落居在後,鎮長參選人龔文俊就提出了看法,在當選之後要去擘畫執行的方向。
曾經有人說:玉里鎮的老舊房子及雜亂建物非常多,怎麼不做「都更」來改善?玉里鎮的土地面積252.4平方公里和台北市的271.8平方公里差不多,但是人口只有2萬2千多人,和台北市245萬人相比不及千分之9,而年度預算經費也不到台北市的千分之1。玉里鎮可說是地廣人稀,因此如果地方政府執行都更計畫,別說是經費有問題,都更之後的建案有誰會承購?最重要的,如此一來是否造成玉里鎮的房市泡沫化?影響到鄉親的財產損失。

施政首重「致富於民」,建設重點更須思考地方長期發展。經種種考量認為建設方向,新建設應「創新」,舊建設應「創生」,讓新舊建設有所連結,激發出玉里鎮不同的風貌。
龔文俊表示,透過國發會的創生計畫以及中央城鄉發展經費的爭取,讓旅外且有新思維的年輕人回鄉「創變」,讓舊建物有活化創生的延續,更有益於玉里鎮再生的條件。

另外,玉里鎮的精華區受限在土地所有權阻礙了發展,從進入玉里鎮的中華路開始,到榮院玉里分院的新興街,全都是鐵皮平房,還有近30甲的台鳳工業用地當作農地使用,如果不通盤檢討及土地增劃編,這玉里鎮的門面無法改善之外,新建設房價逼近花蓮市美崙區,舊建設無法改建乏人問津,勢必對玉里的經濟造成很大衝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