創造廢紙新生命 新生社區發展協會建立社區優質網絡

[台灣即時報] 記者 回添史/台東報導

臺東市新生社區發展協會於日前與臺東縣政府社會處合作111年福利社區化小旗艦計畫,結合富岡、富豐及四維等4個社區,針對社區福利人口開設一系列的課程。

由新生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楊文棟開設的「廢紙新生命:手抄紙」課程,介紹西元105年蔡倫所改良的造紙術:蔡侯紙(俗稱漢麻紙)的製作過程與由來,帶領學員到戶外採取構樹,介紹以有「鹿仔樹」之稱的構樹(又名楮樹),挑選合適的樹枝、剝樹皮、蒸煮,再將其打成製成紙漿,因構樹的樹皮纖維特別長,因此做出來的紙質強韌。

課堂上,也分類各種顏色的廢紙,一一將其撕碎,將廢紙纖維原料打漿處理,形成所謂的「紙漿」。再透過手抄網將紙漿撈起,抄紙的原理是將紙漿纖維重組,是造紙過程中最奇妙,也最好玩的一道手續,在瀝乾紙張的同時,學員們也摘取許多小花與樹葉排成自己喜歡的樣式,待乾燥後便成為獨一無二的手工片了。

新生社區居民崔越仙小姐表示:參加這個活動很好玩,又學到許多知識,社區舉辦這種富有教育性質的活動,能夠活絡社區真的很棒。

新生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羅春芳表示:福利政策的落實是社區發展工作很重要的一環,小旗艦計畫主要是鼓勵績優的社區,透過母雞帶小雞共同分享、互動成長的方式,建立優質的社區網絡,未來希望新生社區長者、弱勢團體都能達到完善的照顧服務。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Twitter picture

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