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者 謝廷瑋/吉安報導

為了有效維護鄉親用路安全,降低交通肇事,吉安警分局運用健康福氣站等村民集會時段,加強宣導交通安全觀念,同時透過大數據,分析轄區易肇事的時間及路段,規劃執行定點守望稽查勤務,以「宣導與取締」並重的精神,全面防制肇事發生,保障民眾生命財產安全。
警方表示,由於65歲以上高齡者行走速度較緩慢,是道路上最弱勢的族群,在逐步邁入高齡化社會的當下,家中長者的用路安全值得各界的重視,建議在穿越道路時應該行走斑馬線,在清晨或黃昏天色陰暗外出的時候,要特別穿著亮色衣物並配戴發光物件,提高自我能見度。
國內「電動自行車」使用率逐年增加,為降低因肇事所引起的傷亡,108年開始實施騎乘「電動自行車」強制戴安全帽的規定,安全帽需經過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檢驗合格,並於帽體貼有商品檢驗標識,依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73條規定,未依規定戴安全帽者,可處駕駛人新臺幣300罰鍰。
吉安鄉中央路、建國路、和平路等重要路段,是許多民眾上、下班必經之處,透過分析,該路段常見的肇事因素有未依規定讓車、未注意車前狀況、違反號誌管制或指揮、轉彎未依規定、迴轉未依規定、變換車道或方向不當等等,警方呼籲駕駛在車流巔峰時段確實遵守交通規則,避免肇事發生。
吉安警分局表示,維護地方治安、交通的任務警方責無旁貸,同時也是持續和永久性的工作,然而,交通安全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,但是也最容易被忽略,除了警力的全面投入外,仍然須要全體國民的共同體認,警方建議應從生活中建立起「防禦駕駛」的觀念,只要多一分注意,就可減少憾事的發生。